2006年,世界上第一款商业化云产品由亚马逊推出上线。如今10年过去了,行业巨人们已经纷纷划出自己的“云”势力范围,版图初现。微软、亚马逊国际巨头,DELL、华为、浪潮国内外传统IT及设备商,BAT互联网巨头,运营商及快云为代表的中小型云服务新锐势力,组成了时下
云计算产业的基本分布地图。
然而,众所周知,计算机以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日新月异,拥有巨大的市场份额不代表着拥有着技术突破能力,也不代表着其地位能稳若泰山,长期占据第一对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未必是好事。例如,微软长期占据全球IT产业霸主地位,而遥遥领先在云计算领域的却是原本为一家在线图书零售商的亚马逊。因此,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里,所谓的“版图”并非一成不变,此时判BAT以及正在崛起国内外新生力量间的胜负还为时过早。
就目前来说,BAT疯狂砸钱布局新业态新生态,华为等拉拢传统企业跑马圈地,巨头们技术与资源两头抓,那么市场上诸如UCloud、快云、青云等中小玩家该怎么玩?
中小型云服务商何去何从
从全球来看,云服务市场的laas服务由亚马逊、微软、谷歌和IBM领头,而国内的lass市场则由阿里云这个巨头玩家主导。但是这种优势是体现在底层和中层上面,这类服务的提供是容易标准化的。立足于国内,虽然大型企业纷纷踏足云服务市场,但在IaaS市场之外,SaaS市场却尚未有巨头介入,或是没有“生”出巨头。而PaaS由于上下两层的挤压也一直未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这两大市场将是中小型云服务商的机会。
中小云服务商如何实现品牌价值与业务拓展双层提升?差异化的产品与服务无疑是立身之本。比如UCloud和青牛现在更侧重于私有云,快云则更专注于saas云解决方案,且在医疗、景区等领域取得重要成果;另外,良好的基础服务、网络服务、技术支持等运维环节也是中小云服务商成功的关键要素。所以,中小型云服务商完全可以从细分市场着手,通过在产品、品牌、价格、服务上的差异化优势,来赢得客户,赢得市场,从而在某一个领域立足。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对于云巨头们的“全线布局”策略,中小云服务商应依靠自身优势,提高市场运营能力与核心技术郑经理、深挖某一关键领域才是明智之选,甚至是企业唯一的出路。
在2013年,一凌网SAAS平台正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凌网SAAS”品牌。至今,平台基于互联网+概念,正式推向市场的产品有凌云ERP管理系统、凌云销售过程管理系统、
凌云进销存管理系统通用版、凌云进销存管理系统零售版 、凌云仓库管理系统免费版等,基于 SAAS平台的,在线软件服务产品。这些产品一经推向市场,就取得了广大客户的一致好评。是目前国内,较早取得了国家科技部立项扶持的重点SAAS项目。 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可全面提供基于SAAS模式的,多种企业信息化管理软件服务的集成SAAS平台。
在国际大环境影响下,国内的云计算服务以及
SAAS相关技术也进一步得到提升,相关产业发展时机也趋于成熟,企业迫切需要能尽快推动自己走进信息化并与互联网接轨的产品,一凌网SAAS公共服务平台,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诞生。一凌网SAAS公共服务平台,致力于为国内的中小企业提供信息化管理服务支持,帮助企业通过互联网+的新兴业态减少信息化管理成本,快速提升企业综合实力,拉升企业管理效率。平台全部产品基于SAAS服务模式研发,充分利用企业网络资源,将传统软件服务云端化,支持各类软件服务在线使用,让用户无需自建服务器,即可轻松拥有最全最实用的企业信息化软件服务。对于广大中小型企业来说,SaaS是采用先进技术实施信息化的最好途径。对于未来说来,SaaS绝不仅仅适用于中小型企业,所有规模的企业都可以从SaaS中获利。